公园苗木白蚁控制服务对象
公园苗木白蚁危害特征
白蚁的活动有很强的季节性,在我国南方地区,通常情况是2月份气温回暖后开始外出觅食活动,3-6月是不同白蚁种类的分飞繁衍(群体数量扩张)的季节,4-6月、9-10月是白蚁的活动旺季,11月气温下降后停止外出觅食,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躲在蚁巢内过冬。
白蚁危害有一些明显的特征,或称蚁害迹象,如 泥被、泥线:白蚁畏光、体壁薄嫩水分易蒸发散失、御敌能力弱,因此,白蚁外出取食时,一定要用从地下蚁路里搬出的泥土加上白蚁的唾液精心加工而成的薄层泥皮(厚约1毫米左右)先将取食对象覆盖起来,在其中进行取食活动。取食对象成片时,泥皮像一张被子一样覆盖在上面,称为泥被;取食对象呈线状或枝状时,泥皮将其包裹起来,称为泥线。泥被、泥线的有无,是判断有无白蚁隐患存在的一个重要而明显的象征,泥被、泥线的数量、密度与检查时的温度、湿度、雨量等因子有密切的关系。
分飞孔:分飞孔是土栖白蚁成年群体产生有翅成虫,从地下主巢爬到地表层出飞前候飞的小腔室。有分飞孔出现,就说明该区域有大的巢群,相对的白蚁危害也就较严重。
死亡的树木也是蚁害迹象之一,检查树杆基部或根系,可判断是否白蚁危害致死。
园林绿地白蚁危害种类
园林苗木白蚁危害优势种主要为以下几种:
A. 黑翅土白蚁 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在分类地位上属白蚁科土白蚁属。本种白蚁在我国南方一般多在4-7月雷雨中或大雨后的傍晚时分飞。该属白蚁构筑大型复杂的地下蚁巢,群体庞大,土栖性。
B. 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Frontotermes) flaviceps (Oshima),群体小而散,故叫散白蚁,危害大,治理难,黄胸散白蚁有翅成虫通常在每年10月羽化,次年2-4月分飞,土木两栖。
C. 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具有很强的扩散和适应能力,巢群庞大,典型的土木两栖白蚁。
另外,还有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 )的其它少数种类。
公园绿地白蚁危害和原生态变化的关系
公园绿地在原始状态下,白蚁取食原有林木、杂草、枯枝落叶,土壤湿度与气温和降雨直接相关,筑巢和取食、分飞活动没有人为因素的影响,种群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和个体数量在自我调节中得到控制。
建造成公园绿地后,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
1、开垦
对地表进行开垦,使得原地基上的白蚁巢在开垦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但一般情况下,一次性开垦,白蚁巢相对的破坏比较少而小,不易挖到埋藏在较深处的大型蚁巢,白蚁生存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反之,由于公园的建造,原来的枯枝落叶少了 ,白蚁为了取食生存会促使白蚁迅速扩张。栽上树木后,短时间内就会受到白蚁的严重危害。
2、覆土
原始地基土层较薄,蚁巢浅而小,危害面积相对就小一些。公园覆土后使土层变厚,白蚁主巢隐藏越深,蚁巢越容易扩大,危害面积也越广;并且,覆土为PH值在5-5.5左右的纯黄土为主,极其适宜白蚁的生活。
3、植被
公园种植的绿化树木和草皮,其密度远不如原有的植被,并且几乎没有白蚁喜食的枯枝落叶。这就迫使白蚁只能集中取食绿化树木和草皮,使得公园的蚁害迹象显得特别触目惊心。
4、湿度
原始状态下,土壤的湿度随着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地表土壤干燥时,白蚁就不会在浅表或上树活动,显示出随湿度变化而产生的取食周期性。公园埋设了水管和喷淋设施,经常性的抗旱保林也为白蚁创造了取食条件,加剧白蚁的危害。
5、灯光
白蚁通过分飞进行繁衍(群体数量扩张),白蚁的有翅成虫具有很强的正趋光性。公园的灯光不仅能吸引住公园范围内分飞的有翅成虫,还能引来公园外围山体、住宅分飞的有翅成虫到公园内安家落户,使公园内的白蚁群体快速增加,白蚁危害也就越来越严重。
白蚁对树木危害的机理
白蚁主要通过修筑泥被泥线,将树杆用泥土包裹,然后取食树皮甚至心材,对植物产生四个方面的危害:
1、破坏韧皮部,如果造成环蚀,这就相当于树杆上的树皮被环剥一圈,树的根系将因得不到有机物的供给而死亡,不久后整棵树也将死亡。
2、破坏形成层,影响树杆增粗。
3、破坏木质部,阻断水分和无机盐向叶运输,从面使叶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导致植物生长缓慢。
4、破坏木纤维和韧皮纤维,影响树杆的强度,在恶劣天气下使树杆容易折断。
服务价格
公园苗木白蚁控制服务规范 :
白蚁控制服务标准
⑴ 一般大型绿地白蚁控制危害密度小于10%。
⑵ 特殊情况或要求按合同约定质量标准执行 。